首页 / 记录中国专题 / 上海2006

 

上海图文日记2006

2006年7月19日

“我们可以让你上去宴会厅的阳台上去拍,不过第一要看宴会厅又没有安排活动,第二,我们一小时收费是五千元。”上海大厦(Broadway Mansions Hotel)酒店的经理和蔼的对我说道。

一小时五千元???我只知道上海人的经济头脑很强,但是我不知道会这么强。没有办法,我只得灰溜溜的出来。谁叫我的钱包不够鼓呢。我琢磨着有点奇怪,就是在宴会厅订桌酒席也就最多一千块吧,难道是上海人的脑子进水了?虽然上海大厦宴会厅的阳台是观看外滩的最佳位置之一,不过一小时5000应该算是全国最高观光收费了。上海物价局核准这样高的收费标准,不愧是大都市。

外白渡桥就在旁边。此桥建于1907年,是上海最早的现代大桥。那就在这里掐两张好了。这里不要钱。

上海大厦和外滩外白渡桥。

 

今天发现上海人都不喜欢拍照。中午在徐家汇美罗大食代,吃完饭我随便拍了几张, 也就几分钟时间,没想到楼面经理,餐饮部经理,副总经理,餐厅保安,甚至连收碗筷的阿姨都前来制止我。不过,作为职业摄影师,我一分钟就掐了10张。他们都来晚了。

上海徐家汇美罗大食代

 

和平饭店11楼是上海金融家俱乐部。守门的服务生说,可以用相机,但是不可以用三角架。用三角架需要另外收费。我问收费多少,他支支吾吾的不说。我懒得和这样不爽快的上海人打交道。过了一会儿我瞅了空子溜了进去。

俱乐部里面果然是西装革履的几位金融家。不过他们都很好商量,听了我的上海拍摄计划都很感兴趣,还主动为我把生锈了的大门费力的顶开。推开门来到阳台。哇,果然一片美丽的浦江风光。

不过乌云密布,开始飘起了雨丝,能见度很差。我够倒霉的。

上海外滩和浦东。

 

这几天的实践发现拍摄照片和拍摄纪录片很难兼顾,需要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不得已我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拍摄DV纪录片上了。我需要尽快和助手一起研究清楚纪录片的拍摄,以便下个星期可以集中精力拍照,不再老惦记DV纪录片的问题。这两天我花了很多时间耐心的给助手讲解我的拍摄意图,指导她怎样拍摄DV,虽然我也是第一次拍摄DV。这叫大菜鸟指导小菜鸟。

总结DV画面拍摄的几个原则:

1,出门之前,对于今天的拍摄地点需要给什么样的镜头(特写,中距离,长镜头)都要心里有数。也就是说,心里要打一个分镜头剧本的腹稿。最好能写下来,让拍摄的助手明白我的构思。因为我自己是纪录片的主角,不可能亲自掌机。

2,尽量用三角架。这和拍照是一个道理。专业和业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画面的稳定性。

3,如果不能用三角架就要坚持双手持机,不得已才单手。手持平摇镜头的时候手和手腕不可以动,要靠身体缓慢转动。总之稳定性压倒一切,邓小平说过。

4,构图和拍照一样主要遵循黄金分割原则(九宫格)。

但云台还是有问题。普通照相机的三维云台平摇还勉强可以,俯仰几乎不可能匀速。我明天去摄影器材城看看有没有液压的三维云台。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相对画面的拍摄,声音的录制更加有挑战性。这几天用的一个随身听耳塞做监听,每次开机前我都先试了音,助手说没问题才开拍。可是回到旅馆在安静的环境下一听,录音电平明显过高,呲呲声不断。晕。今天430元买了森海塞耳PX200作为监听耳机。这种耳机是隔绝环境音的,好用多了,可以很精确的听到录制的实时效果,随时手动调整录音电平。

另外,在嘈杂的市区,使用DV机内的麦克风效果奇差无比,比没有还差。头两天用的是老款的SONY无线麦克风,干扰严重。今天一上午我挖遍了徐家汇百脑汇和太平洋每一间DV配件店,终于买到了SONY新款的无线蓝牙麦克风ECM-HW1。花了我1400元。心疼半天,不过钱就是钱,效果好多了。

 

今天购买的SONY无线蓝牙麦克风和森海塞耳PX200监听耳机。

 

请点击以下小图看7月19日图片

 

     
   
   
   
   
   
         
     

 

首页 网站更新 旅行图片专辑 影展与讲座 品出售 商业摄影服务 留言板
摄影师简历 联系方式 记录中国专题 写作与出版 图片库业务 摄影培训班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