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随笔

老羊视角:中国为什么成了国际互联网的孤岛?

长沙杨飞

我的外甥女是在新加坡出生长大的,她每次回中国度假都要抱怨上网难。我家光纤到户,网速如飞,当然她抱怨的不是速度,而是很多网站不可访问,尤其是她做作业要用的谷歌Google以及和同学联系的脸书Facebook。

在中国无法访问的网站很多,除了世界最大搜索引擎谷歌Google、世界最大社交网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还有世界最大财经网彭博社Bloomberg、世界最大视频网YouTube、世界著名大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世界最大图片分享网站Instagram和Flickr,时断时续(部分屏蔽)的还有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世界最大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世界著名电台BBC中文网等等。维基百科词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有网站数百个,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邮箱、媒体、视频、云存储等等,涉及国际互联网几乎所有的门类,而且主要是业内领先的大型网站。


2010年谷歌发表官方声明之后,不少网民在谷歌中国总部“非法献花”

很多海龟和老外对此很抓瞎,这么多网站和手机app不能用,来到中国就像来到国际互联网的孤岛,立马与世界失去联系,无奈只得翻墙。翻墙并不容易,网速严重减慢,VPN工具还得时刻更新,费时费力费钱。

抓瞎的不止老外,所有需要从国外网站获取信息的中国人,包括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媒体工作者、金融从业人员等等,都被逼天天操练翻墙大法,工作生活备受困扰。中国政府对网络的封锁还在升级,2014年对谷歌邮箱的彻底封堵导致上千万Gmail中国账户无法收发邮件,用户一片哀嚎,尤其是外贸从业人员和申请读国外大学的同学。

更为严重的是,虽然全中国有近5亿人使用(谷歌开发的)安卓智能手机,但中国封锁了谷歌的网上应用商店Google Play,导致几亿智能手机用户无法安装正版手机软件,严重加剧了手机盗版软件和病毒的泛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应该说,中国大陆的网络封锁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工作和生活。

但奇怪的是,我在网上怎么也找不到这些网站被封锁的具体原因,中国政府只是笼统地说它们违法或危害国家安全,具体违反了哪条法律,以及是如何危害国家安全的,一律无可奉告。无奈,我只得自己寻找具体原因。被屏蔽的网站太多,捡几个大的说说吧。

(一)谷歌篇

首先说Google谷歌,地球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其搜索、视频、地图和邮箱等业务均为世界第一,全球70%以上的智能手机使用谷歌开发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这是一头真正的网络大鳄。

1,公开撕逼

谷歌是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的,到2009年底,谷歌已经占据了中国互联网搜索流量的三分之一,赚得盆满钵满。然而2010年1月12日,谷歌突然发表官方声明《A New Approach to China》,称遭到黑客攻击(并暗指黑客来自中国政府),公司决定从即日起,不再遵守中国政府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的任何规定。

声明原文:“。。我们有证据表明攻击者的主要目标是入侵中国人权活动者的Gmail邮箱。。这些未经报道的攻击和监视,以及过去几年来政府试图进一步限制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已使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应重新审视在中国的业务运营。我们已决定不再继续审查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并有可能关闭我们设在中国的办公部门。”

以上文字相当醒目,这是公开与中国政府撕逼。在跨国公司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一家公司以措辞严厉的公开声明与一个大国政府决裂,此情形极其罕见。一家以赚钱为主的商业公司,居然要放弃地球上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中国大陆地区,放弃一年几十亿的收入,这让所有的IT和财经评论家们眼镜掉了一地。

读一读谷歌的声明,结合中国官方的态度和世界媒体评论,不难发现黑客攻击只是个导火索,谷歌与中国政府翻脸最主要的原因是:自2006年以来,谷歌和中国政府在内容审查这个问题上始终谈不拢。

谷歌的声明原文摘抄:“我们对一些搜索结果将受到审查而感到不适”,“我们将与中国政府就是否可以依法运营一个未经过滤的搜索引擎展开讨论”,但怎么谈也无法达成一致,“中国政府在与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十分明确地表示,自我审查是一个不可谈判的法律要求。”

2,“我反对什么,我就封什么”

中国政府封锁网络从来都是暗地里干,封锁谷歌当然也不会发表官方声明,但一些高级官员在谈话中也提到了为什么双方谈崩。原中宣部副秘书长李伟2010年1月在一个《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说:“。。那边(指Google)要求公开特殊字符限制,以及公开过滤机制;咱们这边要求它转移资料,要在北上广或其他城市架服务器,差距很大。其实呢,注定谈不成的。那边在挑战我们这里的网监体系,这是政策基点的问题,没有一丝可能性。我们这边的原则:一要表明态度,我反对什么,我就封什么,这是意识形态上的表态。。。至于最后结果,人家必然要走,我们留不住,也没想留它。走一年,走两年,它总有求着回来的时候。这个把握,中央有,我们也要有。。”

我反对什么,我就封什么。。。中宣部副秘书长李伟一语惊人。谷歌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凡事喜欢讲法律、讲道理,对这种无法无天的网络审查严重水土不服。但谷歌要在中国做生意,就必须服管。推来推去最后的情况就是:谷歌虽然也执行中国政府下达的审查和过滤规定,但执行得不够积极,时有漏网和过滤不及时。

中国政府对此相当恼火,又不便公开指责,于是通过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对其多次进行警告和敲打,谷歌在中国陷入了各种“门”,2006年2月的牌照门,2007年7月流氓软件门,2008年3月漏税门,2008年6月泄密门,2009年1月低俗门,2009年6月涉黄门等等。

谷歌这种网络大鳄,店大欺客、强行并购等龌蹉事干过不少,但要说谷歌是个涉黄流氓,老杨认为相当冤枉。在过滤黄色内容方面,比谷歌做得更好的搜索引擎不多见。美国谷歌搜索(Google.com)是默认开启中等强度过滤,而简体中文搜索(Google.cn)默认开启严格过滤,少有黄色图片漏网,而且用户还可以自己设置三档过滤强度:

谷歌可能不明白,为啥我这么努力,但中国官方还是猛烈炮轰我为黄色流氓?同样的搜索机制,为啥我在别的国家都没遇到这种情况?我想谷歌的高管可能没有很好地理解中国人的语言,比如指桑骂槐这个成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2006年到2009年,谷歌公司和中国政府多次交锋,积怨已深,所以,2009年12月遭到中国黑客攻击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堆稻草里,最扎人的就是内容审查这根。

3,为什么死在中国?

应该指出,谷歌自己也有内部审查,并且外部审查在地球上是普遍存在的,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谷歌和各国政府都有沟通渠道,需要按当地法律移除不当内容。

我这里有一篇哈佛法学院论文《Localized Google search result exclusions》,详细研究了德国和法国的案例,研究表明有113个网站在德国和法国被谷歌部分屏蔽,即同样的词汇,谷歌法国google.fr、谷歌德国google.de的搜索结果与谷歌美国google.com的搜索结果不一样。研究还表明,在德国和法国移除的搜索结果大多是白人民族主义(White Nationalism)、纳粹主义、反犹太主义以及伊斯兰激进派网站,这些内容在当地是违法的。

谷歌在德国和法国可以遵守本地法律移除部分搜索内容,谷歌在中国当然也照葫芦画瓢。但是,为什么谷歌在德国、法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活着,在中国大陆就必须死呢?

此事要追根究底,就得先回答两个问题,第一,谷歌和中国政府不能达成一致的具体是那些审查要求?第二,如果谷歌最后和各国政府不能达成一致,结果又会如何。

4,分歧何在?

先看第一,审查有分歧的具体是些什么问题。很遗憾,我在中国政府方面找不到答案,没有任何政府部门公开过哪些词汇不得搜索(或哪些内容必须删除)。其次,谷歌也没有公布它对中国政府的哪些关键词(敏感词)或者内容删除命令不开心,双方开过会、吵过架。

但在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内容审查和敏感词过滤是千真万确存在的。在论坛发帖,在微博发文,系统经常会提示“内容包含不当或违法词汇,请返回修改”,但具体是哪些词,一律无可奉告。这让网民们很抓狂。有人专门开发了一款“网络发言防和谐器”,主动检测敏感词。这类软件是中国互联网的一大奇葩。

维基百科词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审查词汇列表”就列出了几百个,从单字到组合词,比如:胡、刘、李、吴、温、习、贺、贾、令、计划、法拉利、锦涛、hujin、月月鸟(鹏)、泽民、太上皇、蛤蟆、康师傅、27亿、2.7B、真理部、纽约时报、阿波罗新闻、红太阳的陨落等等。谁也不知道这些词具体违反了哪一条法律。

上面这些词是截止2013年初的。应该指出,敏感词经常在变化,每个省区的敏感词也可能不一样,有时昨天的敏感词今天就不再敏感,比如令、计划、法拉利、康师傅等等,现在都可以自由搜索。我们都知道,令计划的儿子开着法拉利载着两个裸女死于车祸之后,第二天连法拉利都成了敏感词,这家意大利跑车公司当时一定非常想死。

中国大陆的敏感词数量之多,变化之莫名,让网民无所适从。比如某段时间不可搜索胡+锦涛,这勉强可以理解,但有些带“胡”的词都不准搜索,比如胡萝卜,就让人完全抓瞎了,这不是我们常吃的一种水果吗?虽然我不太喜欢青年作家韩寒,但他2010年5月有篇博客我还是赞同的:

“事实上,我一点都不怀念谷歌。谷歌就像一个姑娘,有一天她跑过来说,我要离开你。我说,不要这样亲爱的。让人伤心的是,最后她还是离开了。但是我发现,其实当我想上她的时候,我还是随时能上她。唯一的不同就是以前我上她的时候能从她身上搜出胡萝卜,但是现在,我问她,胡萝卜呢,她就嗖一下不见了。”

外国人看这段可能不知所云。要理解这种文字,得对中国大陆“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网络审查有深刻理解才行。莫名其妙的东西看多了,也许你会问,这些敏感词和内容审查令到底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它们可能来自新闻办、网宣办,或者中宣办,任何政府机构都有可能,唯独没有来自法庭判决的。它们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自行决定,以行政命令甚至口头通知的形式下达,完全的黑箱操作,不予解释。本文附件有篇文章,《审查机器,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叙述了他作为网站负责人的时候,半夜接到河北省新闻办公室的电话,要求立即删除某网页。

谷歌是一家典型的美国公司,凡事讲法律,不行还得申诉,在中国这样一个黑箱操作的网络审查环境下水土不服,与中国政府冲突不断,最后彻底翻脸,应该可以理解吧。

5,不作恶?

2014年9月,事隔近5年之后,前谷歌CEO施密特(Eric Schmidt)出版了一本书《How Google Works》,其中一章回顾了谷歌撤出中国的决策过程。施密特力主谷歌进入中国,但谷歌的创始人之一布林(Sergey Brin)则反对,他是从前苏联移民美国的,一向反感“作恶”的独裁国家。可以说,谷歌做中国的搜索业务本来就是半推半就的。

2009年12月,谷歌发现遭到不一样的黑客攻击。这批黑客除了想获取谷歌内网代码,还试图检查特定的Gmail邮箱(这些用户主要是中国的持不同政见者)。到2010年1月10日下午四点,布林进行了最后技术分析,确认黑客来自中国无误,怒而翻脸。在谷歌总部,很多人都站在布林一边,他们相信有朝一日中国会改变,到那时再说。施密特最后建议投票表决。

晚上九点,结论已经形成。第二天,谷歌发表正式文告。公布之后,谷歌的北京办公室接到了好几个官方的电话,问这是不是开玩笑,没有其他公司这样做过,他们要离开也是悄悄的。

是的,中国的网络封锁有一个主要特征:悄悄地搞,从来没有任何官方公告。屏蔽谷歌这么大的事,即便不新闻联播,怎么着也该在报上登个启示吧?中国政府此种行为就好像半夜把桥炸了却不在桥头立个告示,相当缺德。

关于“作恶”一词说明一下,谷歌当然是商业公司,但这个公司也不完全金钱至上,它有一条著名的“不作恶”原则,源自该公司两位联合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在2004年首次公开募股时发表的一封信,后来被称为《不作恶宣言》:

“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收益,但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Don't be evil. We believe strongly that in the long term, we will be better served — by a company that does good things for the world even if we forgo some short term gains)

所以,谷歌最后决定放弃中国业务,损失每年几十亿的收入,并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重返中国(只要中国现政府还在台),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问题:为什么谷歌认为中国政府某些审查和屏蔽令是“作恶”?这问题实际上又绕回去了:哪些关键词和内容屏蔽算“作恶”?此问题我们刚讨论过,虽然无法得到官方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敏感词和内容删除都与中国政府的高级公务员有关,尤其与他们的负面新闻相关。

一般来说,中国的高级公务员是不能骂的(副省级或后补中央委员一般就不能碰了,级别越高,越不能碰),也不能曝光他们的家产,他们的丑闻更是不可报导,否则立马屏蔽。当然,如果该官员已被抓捕,则另当别论。令、计划、法拉利以及康师傅等以前的敏感词都是如此。

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是完全相反的。在日本,很多报纸专门以曝光各级官僚来吸引眼球,如果能搞到首相的独家丑闻,该报就可能发财。在英国,媒体为了搞材料甚至不惜钓鱼采访议员。在美国,你可以随意骂总统或任何官员(除了不能以死亡威胁)。并且,你骂的官员级别越高,言辞的自由度反而更大。

举个例子,2009年2月,《纽约邮报》刊登漫画,以黑猩猩暗讽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白宫最后也只是谴责它搞种族歧视,该报并没有受到屏蔽或者停业整顿之类的处理。我们都知道,如果骂普通美国黑人为黑猩猩,很可能会被告上法庭,赔上百万,还可能坐牢,因为种族歧视在美国是违法的。

谷歌作为一家典型的西方公司,它认为监督政府官员是新闻界乃至任何公民的基本职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地球通用原则,哪里知道中国就不吃这一套呢。

6,公开与透明

也许是吸取了在中国的教训,从2009年开始,谷歌每年都发布《谷歌透明度报告》,公布各国政府要求屏蔽和删除内容的请求次数,并把收到的政府请求和法院命令逐一公布:


各国政府要求移除内容的次数汇总(不含中国),谷歌透明度报告

该报告还说明了为啥谷歌对政府的删除要求有时不予执行:“某些要求可能不够明确,我们会要求提供更多信息。。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不能是口头说明。有时政府机构提供的书面信函效力不足,必须另行申请法院命令。”

以谷歌旗下网站YouTube为例, 2013 年下半年,世界各国政府机构要求谷歌移除 2199 项内容。谷歌移除了其中的 973 项 – 其中735 项违反了法律,另外238 项违反了 YouTube 的社区准则。

但是在中国,我们都知道,当局的审查令并不都是书面通知,他们有时会半夜打个电话要你过滤或删除某些内容。更重要的,这些审查命令都得完全执行,而且是立即执行,否则让你网站关门。谷歌和中国政府焉有不冲突之理?

根据谷歌透明度报告,到2014年为止,地球上有五个国家屏蔽谷歌,它们是: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和中国大陆(我不知道为啥北朝鲜不在其中,难道谷歌认为北朝鲜没有互联网?),其中屏蔽最狠的是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谷歌产品都不可用,彻底锁死。在封锁谷歌的程度上,中国大陆当之无愧排名世界第一。

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回头来看第二个问题了:如果谷歌和当地政府最后不能达成一致,会有什么结果?在上面那五个国家,谷歌和政府有分歧,其网站被干掉了,但是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美国、巴西、德国和法国等,甚至连非洲和绝大多数穆斯林国家,都对谷歌采取了求同存异的做法。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居民都在使用谷歌YouTube看视频,大多数居民都在使用谷歌上网搜索,大多数居民都在使用谷歌地图导航,如果政府强行屏蔽谷歌,那这界政府(某党)可能是不想再干下一届了。

但是在中国,貌似不存在这个问题?

鉴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谈及谷歌的单个产品了,但谷歌的网上应用商店Google Play需要说明一下。全中国5亿多人用的是(谷歌的)安卓系统智能手机,但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无法访问Google Play,严重加剧了手机盗版软件和病毒的泛滥。对此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中国境内的合法应用商店(包括简体中文的苹果商店Apple Store)都找不到翻墙软件,但是此类手机软件在Google Play上比比皆是,很多还是免费的。如果中国人人都可以自由访问Google Play,个个都会翻墙,那网络封锁还有什么意义?

杨飞,
2015/2/20,新加坡

(待续,请期待《老羊视角》下集:Facebook和Twitter篇)


 

为什么中国变成了国际互联网的孤岛?

(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篇)

 

谷歌被封锁闹出的动静巨大,官方声明,各方评论,网上掐架。封锁谷歌的产品和服务确实影响巨大,几亿人都用不了谷歌搜索、地图、邮箱以及正版安卓手机软件。相比之下,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被封锁就基本没啥动静,少有人知。这可以理解,纽约时报虽是全球报业大鳄,但鉴于国人的英文水平,在中国就没几个人看。其中文网是2012年6月才创办,读者不多。彭博社虽然是世界最大财经网,但它的读者一般也多是专业人士。

很多人不理解为啥一个以财经报导为主的网站会被干掉。其实,所谓淫者见淫,一段财主致富的新闻,很多人硬说成政治阴谋。2012年6月29日,彭博新闻社发表了一篇文章,《习近平的百万富翁关系揭露精英财富》,英文原标题是“Xi Jinping Millionaire Relations Reveal Fortunes Of Elite”,叙述了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亲属积累的财富,包括多处香港豪宅(市值5500万美元),以及在十多家公司的投资和股份,价值约3.76亿美元。文章刊出之后,彭博社的中英文网站立马遭到屏蔽。


路透社报导,彭博社网站因报导习近平家族财产遭屏蔽

但是,彭博社的报导也说明了这些资产和习近平本人没有直接关系,原文是:“这些资产都无法直接追踪到习近平、彭丽媛或他们的女儿习明泽身上。”报道中所提到的资产都是习近平的兄弟姐妹,比如他姐姐齐桥桥和她的丈夫邓家贵及其女儿等家人所有。

彭博社的文章也并不是都说坏话,它还引用维基解密的一封美国政府外交电报,转述消息人士的话,说习近平不腐败,他的动力也不是钱,他对“无所不在的中国社会的商业化,包括与之伴随的新富,官员腐败,价值、尊严和自尊的沦丧等等感到厌恶。”

既然如此,彭博社这篇文章的意义何在呢?它等于是说:皇帝的兄弟姐妹很有钱。这有啥奇怪?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利。这篇文章也谈不上帮习近平公布家产。说句实话,就算法律规定官员要公示财产,也只需公布报税单上的资产和收入,也就是夫妻双方以及未成年儿女名下的。如果子女已经成家独立,就无需申报,分门立户的兄弟姐妹的资产更是他们自己的事。

但我们在这里谈的是新闻而不是法律。所谓新闻,就是新鲜事,大多数人不知道的事。习近平的亲戚们有钱,这不新鲜,我们凭想象也能猜到,但是具体有多少钱,就是新鲜事了。这就是新闻。彭博社发这篇稿子再正常不过。

有人说这种报告领导人(亲戚的)财产的新闻别有用心,意在抹黑。这话我不赞同。记者是无冕之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媒体有权利报道任何人、任何事。俗话说人人平等,普通人的发财事迹可以报道,为什么国家领导人(的亲戚)的发财事迹就不能报道?

我们应该感谢彭博社报道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亲戚)的发财事迹。习主席可能很廉洁,但他身边人保不准会利用国家领导人的影响为自己捞钱,损毁普通大众的利益,损毁国家的声誉。所以,媒体的监督作用非常重要。

顺便说个故事。2012年10月我在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国际金融,有天上课我花了十分钟讲彭博社网站在中国被封锁的事。末了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一句话呛得我半天没反应过来。确实,就算我两节课全讲彭博社也无法让它解除封锁。从法律上来看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利,领导人的亲戚家人也一样,但是我们得时刻注意他们的财富来源,提防他们假公济私,损害每一个老百姓的利益。彭博社这篇新闻的意义正在于此。再加之,一个修金融课的同学,居然对全球最大财经网被封无动于衷,书都读到下水里去了吗?

话说回来,彭博社谈习近平家族财富这篇稿子实在一般,文笔平平,实据也欠缺。在我看来,彭博社的另外一篇稿子要有分量得多。这篇稿子发表于2012年12月27日,标题是《毛泽东的战友们的后代成为资本主义新贵》,英文“Heirs of Mao's Comrades Rise as New Capitalist Nobility”。

彭博社称追踪了中国共产党八元老的直系子孙和配偶共103人的财富,结果让人惊讶。原文:“其结果让我们得以详细审视中国部分精英层,及他们的成员如何从国家繁荣中获利丰厚。彭博新闻社编辑的数据显示,八老后代中26人运营主导经济的国有企业,或在其中担任高管。仅仅三名子女——王震将军之子王军(前中信集团董事长);邓小平女婿贺平(前保利集团董事长);毛泽东的经济沙皇陈云之子陈元(前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 — 他们领导或运营的国有公司2011年总市值为1.6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年度经济产出的1/5强。”

需要说明的是,出任公司高管并不是说这个公司就是他们个人的,只有当公司上市或完全私有化,个人拥有其中多少股份,才能计算个人财产。打个比方,前总理李鹏的女儿李小琳是国家电力公司的董事长,但这个公司并不是她个人的。不过,李小琳掌握了(国家电力)财富的支配权,这一点不可否认的。至于李小琳当董事长是不是全靠她个人的努力,那就见仁见智了。

彭博社的事先说到这里。无独有偶,《纽约时报》也是因为一篇报导被屏蔽的。2012年10月25日,《纽约时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驻上海记者站站长张大卫(David Barboza)的署名文章《总理家人隐秘的财富》,英文原标题是“Billions in Hidden Riches for Family of Chinese Leader”,指出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家人在近20年的时间里积累了27亿美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巨额财富。

文章说温家宝本人名下没有什么财产,但他的母亲、太太、儿子等家人都非常富有,比如温家宝的母亲在平安保险公司的股份市值在2007年已达1.2亿美元。文章还报导温家宝的儿子是某大型私募基金的创办人,其投资人包括日本软银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文章还引述业内人士的话,说温家宝的太太曾是中国钻石珠宝业的掌门人之一。


 

此文一发,《纽约时报》的中文和英文网站在中国大陆当即被封锁。英国广播公司电视频道在北京的信号突然中断,正在播出的节目被屏蔽。三天后,10月28日,温家宝的家人委托律师(君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白涛和北京国浩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卫东)发表六点声明,刊登于香港《南华早报》:1,纽约时报报道的温家宝家人的隐秘财产是不存在的;2,温家宝家人的经营活动均合法;3,温家宝的母亲除了退休金没有其他收入和财产;4,温家宝从来没有在家人的经营活动中起过作用和影响;5,温家宝的其他亲属,包括亲属的朋友、同事的一切经营活动由他们本人负责;6,对纽时的不实报道,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务院总理通过律师就家人财产问题发表公开声明,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很多人都在推测总理家人会在美国还是别的地方起诉纽约时报,但此事至今没有下文。2013年4月,《纽约时报》因这篇对温家宝的报导获得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提示一下,1973年5月,《华盛顿邮报》因在水门事件中的积极报导而获普利策新闻奖,该报是促使尼克松总统下台的重要媒体力量)

纽约时报对温家宝的这篇报导,整体上我觉得属中性,叙述为主,多为数据总结,少有评论,更没有指责。作者张大卫(David Barboza)在回答读者提问时也说:“我的报道并没有发现违法或者贪污腐败行为。我没有进行指控,不过是陈述了自己的发现。”张大卫还驳斥了他是受温家宝的政敌所指使的,并说明了所有的数据都是来自可公开查阅的资料。参见《纽约时报调查报道幕后》一文。

不管是纽约时报对温家宝的报导,还是彭博社对习近平的报导,我都没觉得有啥奇怪。这些文章说的无非就是几个商人赚了钱,唯一有点不同的是这些商人家里有人当大官。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不是政府高官的孩子和家人,乃至亲戚,都不得经商?这个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利。不能因为老爹是高官,孩子们就得一辈子吃干粮。任何人都可以干任何事,不要不违法,经商或者从政都行,像布什家里那样,老爸和儿子都是总统,也很正常。甘地家和朝鲜金家也类似,但情况不同,这里先不啰嗦。

但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家人在经商的时候应该避嫌,利用老爹的政治影响为自己捞钱,损毁老百姓的利益,这显然是违法行为。但是,在法律上要指证这一点是很困难的,纽约时报的报道很聪明,没有任何指证(或指责)性文字。如果一定要说有质疑,那只有一个暗示:如果说温家宝的其他家人致富都来自于正当生意,那温家宝91岁高龄的母亲寡居并早已退休,她持有的平安保险巨额股份从何而来?

纽约时报自己的答案是,这些股份的真正主人是女富商段伟红的泰鸿公司,段伟红说她不想炫富,于是找了几个朋友代持股份,她不知道其中一个就是温总理的母亲。这个解释多少有点勉强,信不信由你吧。但法庭是讲证据的,如果想指证总理家人徇私舞弊捞钱,请出示证据,否则就涉嫌诽谤。

纽约时报在文章中也为温家宝讲了不少好话,比如转述维基解密WikiLeaks 2010年公布的一份美国国务院外交电报,显示温家宝对其亲属的商业交易有所了解,且相当不满,温家宝还一度考虑离婚,在知道太太从事钻石商业活动之后。

既然彭博社和纽约时报的报导没有任何贪腐指证,而且依据的都是公开的资料,顶多算是做了点调查总结工作,为什么它们的网站最后都被中国政府屏蔽呢?

像往常一样,中国政府一般对封锁网站保持沉默。当然,被外国记者问急了也会说几句。纽约时报对温家宝的报导是2012年10月25刊出的,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0月26日在记者会上称这个报道“抹黑中国,别有用心,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对《纽约时报》的网站进行屏蔽“符合法律和法规”。

我觉得笼统地说人家“别有用心、不可告人”显得很苍白。请问你有证据吗?具体哪几点是造谣?纽约时报的报导长达九千字,花了整整一年做调查。这种长篇大论,按国际大报的惯例,高层会亲自参加编辑,一般还会有律师参与。你立马跳出来说人家造谣,又不出示具体论据,岂不是自取其辱?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称纽约时报“抹黑中国,别有用心”,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确定的。是不是说凡是关于领导人的负面报导都是抹黑某国?在1974年的美国水门事件中,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为首的媒体对搞非法窃听的总统尼克松穷追猛打,最后导致总统辞职,这难道是美国媒体故意抹黑美国吗?

媒体应该有职业道德和良心,那就是要宣扬自由、公正和平等的普世法则,并言之有据。总统犯法与庶民同罪。至于领导人最后是否下台,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总统下台也不影响美国的声誉,或美国人民的生活,因为还会有新的总统上台执政,舞照跳,马照跑。相反,如果媒体屈服于当权者,甚至与当权者串通一气,掩人耳目,欺骗人民,那才背离了媒体的基本职责,损毁国家声誉,这样的媒体也必定自毁。

权利应该在阳光下运行。与新闻媒体有纠纷,应该以法律手段解决,而不是诉诸行政命令。国家领导人应该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这应该成为一种趋势,也是建设法治社会、政治透明化和防止政府滥用职权的有效手段。

回顾历史,国家领导人或政府机构与媒体打官司的案例不胜枚举。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和印尼前总统苏哈托都曾到美国打官司,状告《时代》周刊诽谤;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曾状告《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也吃过不少官司,1964年美国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Sullivan(沙利文)起诉《纽约时报》诽谤;1969年美国司法部起诉《纽约时报》泄露国家机密,因其连载五角大楼的某份绝密文件(最高法院最终以6:3裁决美国司法部败诉)。

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党独大的国家,尤其需要媒体的监督,特别是外国媒体的监督,因为国内的媒体都已经被严格控制了,基本没有言论自由。一个人是不可能(或者说非常难)自己监督自己的,在基本没有政治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如果还打压、屏蔽外部媒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只能说,再这么下去该政权命不久矣。

相比外交部发言人洪磊的信口胡言,我觉得温总理通过报社发表律师信值得赞扬。我并且很期待温总理和他的代表律师对纽约时报进一步采取行动,在法庭上争输赢,用法律还自己一个清白。如果中国的法院应该避嫌,可以考虑在美国或者国际法庭起诉。如果认为打官司费时费力,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是废话,有必胜的把握也就不用打官司了,而且诽谤案的原告方胜诉的案例不多),也可以采取直接公布自己家产的方式,直接揭穿纽约时报的谎言。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没有被采用,最后采用的是封锁《纽约时报》网站,这实在太坑爹了。我很难相信这是温总理本人的意思,他可能是遇上了猪一样的队友。在我个人看来,屏蔽新闻网站是愚蠢的行为,原因如下:

第一,新闻是不可能被屏蔽的,尤其像纽约时报这样印刷量上百万,电子版读者上亿的超级媒体大鳄,封锁其网站只会自取其辱。中国大陆看不到,但全球十几亿外国读者照看不误,全球都在围观脑袋埋进沙子里的鸵鸟,都在围观没穿衣服的皇帝。

中国大陆封锁纽约时报中文版,但是台湾、香港和澳门,还有全球几千万华人都一样正常阅读;中国大陆有点文化的人也会翻墙阅读,他们的人数上千万;另外,就算国内完全看不到这些新闻,但中国大陆2014年出境已超一亿人次,这些人在国外和亲朋好友一聊天,在酒店一上网,这么热门的新闻还能不知道?要么你就彻底封死,切断海底光缆,禁止越洋通讯,禁止人民出入境,如果做不到,最好别屏蔽新闻报道。

第二,屏蔽纽约时报和彭博社,切断信息流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尤其屏蔽彭博社这样的全球财经信息库,严重影响金融业。2012年中我记得中国正在热烈讨论上海变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中心无法访问世界最大财经网,这是在开玩笑嘛?

第三,屏蔽新闻报导严重损毁中国政府形象。新闻自由乃是全球共同推崇的基本准则,纽约时报和彭博社执全球新闻业之牛耳,屏蔽这些网站,等于是公开藐视新闻自由原则,直接把中国大陆政府贴上了反人类标签。屏蔽新闻,其潜台词就是:在我的国家只允许唱赞歌,否则封你没商量。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此乃独裁政府之特征。你想要这样的政府形象吗?

领导人、政府和国家这三个概念应该区分开来。纽约时报这篇报道针对的是温家宝及其家人,要打诽谤官司的话也是私对私,温家宝(或家人)对纽约时报(记者张大卫)。私对私的事现在却要影响全国人民上网读报,这本身就涉嫌以权谋私,罔顾民生。所以说,屏蔽新闻网站不但没有帮助温家宝总理,反而严重打击他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名声。

第四,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屏蔽新闻网站,直接给中国新闻业贴上了不可信标签。连国外的新闻社都封,国内肯定变本加厉,在这样的国家,还有哪条新闻报道是不被控制的?还有哪条新闻是可信的?

第五,中国还有句俗话,此地无银三百两。屏蔽网站,就是想告诉大家没这事,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是人都知道,屏蔽就说明有事,不然为啥要遮遮掩掩?这就是网络屏蔽的负作用,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凸显决策者的愚蠢。

中国政府不但屏蔽了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的网站,还指示外交部停发相关外国记者的签证。这个信号很明显:凡是意见相左的外国媒体,一律赶出中国。官方的《环球时报》2014年11月还发表社评,警告纽约时报“不要真把自己看得那么普世”云云,让人大开眼界。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句话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待媒体批评应该一任欢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广开谏议之门乃是国富民强之必须。一个政权如果严控国内媒体,并把持不同意见的国外媒体赶出国门,这个政权的前景如何,大家可以现在下赌注了。

纽约时报被屏蔽事件就说到这里。说句实话,如果抛开所谓的政治暗示不说,纽约时报对温家宝的这篇报导有理有据有节,符合长篇新闻报道的规范,文笔也不错,此文获得普利策奖名至实归。相比之下,彭博社对习近平的报导就苍白多了,文笔一般,实据也欠缺,没有多少批驳的价值。习近平本人对此保持沉默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封杀彭博社网站却是同样愚蠢,原因在上面已说明。北京这帮负责互联网审查的猪队友可以休矣,不然迟早被他们坑死。

杨飞,
2015/2/28,新加坡

(待续,请期待老羊视角下集:Facebook和Twitter篇)


参考资料

1哈佛法学院论文《Localized Google search result exclusionsby Jonathan Zittrain and Benjamin Edelman

2Google Censorship - How It Works

3《谷歌透明度报告》

4《审查机器—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互联网》

5《中美网络审查对比》

6《我所知道的关于Google退出中国的真相》,文/阑夕

7,维基百科:Google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8,谷歌官方声明,《A New Approach to China
 

本文插画均来自谷歌图片搜索,难以寻找作者,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谢谢了。


返回网站首页


关注老杨:
杨飞作品集 midphoto.com
微信公众号@老杨书吧
微信:laoyang2063
新浪微博@长沙杨飞
推特twitter@feiyang17
Facebook:yangfei999999@hotmail.com


本人坚持独立创作,不加入官方协会,作品免费阅读,不刊登广告,但创作人也需要生活,您若喜欢拙作,可给小儿打赏一份牛奶。我的微信和支付宝账号就是我的手机号13974850714。如果您有Paypal,点击这里亦可资助。 微信打赏请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


 

感谢支持独立作家

留言板

回顶部